手把手教做Linux下软RAID盘
2012-07-03 23:34:05   来源:熊熊看世界   评论:0 点击:

公司新购买了2台机架服务器,配置还可以四核CPU,8G内存,双SAS146G硬盘。服务器供应商在其上预装了RHES 5.0,可惜是32位的,操作系统...

    公司新购买了2台机架服务器,配置还可以四核CPU,8G内存,双SAS146G硬盘。服务器供应商在其上预装了RHES 5.0,可惜是32位的,操作系统问题不大,主要是为数据安全起见,双硬盘需要做成RAID1。服务器并没有配置RAID卡,因此考虑上LINUX下的软件RAID。很多年前,我就曾在SOLARIS等操作系统做过软件RAID,相信今天的RHES肯定有更好的软RAID软件。交待工程师去服务器上设法做成RAID1。

    过了2天,发现工程师仍没有进展,我开始查看并研究一些软件RAID文档。其实LINUX下的mdadm软件包默认就安装好了,完全可以实施安全有效的RAID。不过,由于我很长时间都没有搞具体的实施与操作,在服务器上做这个软RAID还是花了我不少时间,好在我有钻劲,经过昨晚的苦战,终于成功实现的软件RAID1,那种成就感不可用言语表达。通过这次具体的实践,我同时也对LINUX的GRUB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    我总结了一下整个RHES下实现软件RAID的大致步骤,供大家参考及备忘。

操作前提:1、RHES 5.0 以上操作系统,安装在/dev/sda上,可正常重启。另一块盘/dev/sdb为空。
2、检查操作系统内核是否已支持MD_RAID。检查方法,通过查看内核配置文件:
# grep MD_RAID /boot/config-$(uname -r)
CONFIG_MD_RAID0=m
CONFIG_MD_RAID1=m
CONFIG_MD_RAID10=m
CONFIG_MD_RAID5=m
CONFIG_MD_RAID6=m
若结果不是上面这几个,那很不幸,你需要重编内核,以便支持MD_RAID。编内核的方法就不在这里讲了。
3、检查操作系统内核是否已支持LVM。检查方法:同样是查看内核配置文件。
# grep BLK_DEV_DM /boot/config-$(uname -r)
CONFIG_BLK_DEV_DM=m
同样,若结果与上述不符,你需要重编内核以支持。

前提条件符合后,开始实施软件RAID。我们的目标是:将/dev/sdb做成/dev/sda的镜像。
1、准备/dev/sdb磁盘分区。
我服务器上的/dev/sda磁盘分区很简单,见下:其中/dev/sda1为/boot, /dev/sda2为/分区,/dev/sda3为swap,/dev/sda4为/data.
# fdisk -l /dev/sda
   Device Boot      Start         End      Blocks   Id  System
/dev/sda1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 1          13      104391   83  Linux
/dev/sda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4        3837    30716280   83  Linux
/dev/sda3            3838        4092     2048287+  82  Linux swap / Solaris
/dev/sda4            4093       19457   123419362+  83  Linux
你需要使用fdisk /dev/sdb磁盘也分成上述的几个分区,但文件系统的类型注意是另外一种:完成后应该类似下面这样:
# fdisk -l /dev/sdb
   Device Boot      Start         End      Blocks   Id  System
/dev/sdb1   *           1          13      104391   fd  Linux raid autodetect
/dev/sdb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4        3837    30716280   fd  Linux raid autodetect
/dev/sdb3            3838        4092     2048287+  82  Linux swap / Solaris
/dev/sdb4            4093       19457   123419362+  fd  Linux raid autodetect
我们将使用sdb1与sda1做成镜像盘md0,sda2与sdb2做成镜像盘md1,其他依次为md2与md3。

相关热词搜索:Linux 软RAID

上一篇:Puppet配置管理架构探讨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
评论排行